老二郎

我這幾天好像悟到了一個道理。爸媽帶孩子的時候,總是把自己現在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理想,投射在幾歲小娃身上。恨自己小時候爸媽沒有逼自己懸樑刺股鑿壁偷光地去學習,沒能做成更偉大的人,所以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更努力,一定要比自己更有出息。也所以,爸媽有時會按捺不住自己,對著幾歲的小娃發脾氣,如同對著年少的自己說恨鐵不成鋼。

而祖父輩則不然。大多數的祖父母,都已退休,沒有時間壓力。帶著孫子,不僅看到家庭傳承,也看到歷史。看到他們自己的童年,和當年為了生活,看不到的兒女的童年。
他們經歷了太多,已不會盲目地期望,他們只想讓自己的孫子純粹地過一個沒有壓力,沒有負擔的快樂童年。所以,祖父輩們就這麼溺愛著孫子們。

在往回學校的路上,也總是看到祖父輩們,肩上背著沉重的書包,手裏拿著小息袋,美勞袋。而他們的孫子卻和同學追趕,或雙手插袋如同大爺一般走著。

想起那首辛酸的兒歌:老嘛老二郎呀,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

正能量

我總是在想, 我要學著想些正面的事情, 讓自己有多些正能量.

馬年第一天, 在堅道的一間我喜歡的法式麵包店買麵包. 店面小小的, 還有幾張堂食的高櫈放在那裏供客人即買即吃. 收錢的年青金髮男子, 想必是從法國來的, 跟每個顧客都聊上幾句. 排在我前面的是個外籍OL模樣的人, 付錢給了她要買的麵包之後, 忽然又想起再要其他的麵包, 但已賣光, 法國小子對著她陽光地笑, 明天早上來呀, 一定會有的. 她笑笑又要了一杯熱飲. 找贖時, 找了很多張十塊十塊的給她, 法國男子說, 你看, 這樣數, 你變得很有錢! 另兩個在等外賣的顧各, 和我聽了忍不住大笑.

我家孩子看我們笑得開心, 也跑過來看熱鬧. 法國小子看了他, 對著他說: Hey Bro, How are you doing? 孩子想不到陌生人的問候, 腼腆地說我好很…

我只是想說, 這個年青男子跟顧客聊天, 並不硬銷, 很家常的對話, 是我所懷念, 渴望擁有的街坊滋味. 那一刻, 我覺得, 這個馬年, 開始得真不錯!

小團圓

手上的這本張愛玲的書, 小團圓, 2009年2月初版, 2012年9月4版3刷.

當初剛出版時, 似乎每人都在看, 每人都在講, 我也很想買來拜讀. 但當年很宅, 不想平白無事跑出去買本書. 直到3年多4年後, 2013年的最後一天, 在旺角看眼醫, 隨後逛了書店, 看到它.

到現在, 已經看了一月有多, 但還沒有看完, 跟我平時看書速度不太一樣. 才開始時, 還蠻有興趣地去看. 過不了一段時間, 只能看兩三頁, 或再多點, 然後把書放下.  直到現在, 還有一半沒看. 終於上網看了下書評, 這一半才是她是男主角的事情.

對, 出場人物太多太雜, 已經跟創作故事無關, 而只是作者本身的人生故事了. 但還說當初不出版的初衷是怕別人誤會什麼的, 又有點忸怩作態. 我等一介普通看故事的人來看, 此書若沒月張愛玲的名字, 並不吸引. 賣的是她的名字, 她的背景. 價值在哪裏, 我也不知道, 只知道硬著頭皮看了一半, 已興趣索然. 書中最值得我這種沒有文化的人留意的書中角色的名字. 看那中文名字, 想必本來全都是英文名吧. 翻譯得真漂亮.

福爾摩斯

 

 

 

 

這幾天看了英版和美版福爾摩斯劇集, 想起小時候第一次接觸福爾摩斯的時候.

那時候, 大概10歲吧, 或者再大一些, 不太記得了. 是在鎮上. 鎮上最熱閙的地方就是鎮中心的十字路口. 一早上在十字路口都有賣菜賣瓜賣魚賣肉什麼的. 其中一邊有間電影院, 電影院的旁邊有飯館, 除了小菜還有點心. 不記得有沒有在那裏吃過小菜, 但記得婆婆給我買過那裏的點心. 馬路對面有間賣冰淇淋的小店, 我記得我曾經在那裏吃過冰磚. 然在在冰琪淋店的對面, 有間康樂室. 印象中, 是暗暗的. 裏面可以玩康樂棋, 但我不會. 在房間裏有書架, 見到幾本福爾摩斯的書, 就迷上了. 那時家離這鎮有不短的距離, 並不經常去, 去的話, 耽擱的時間也不久, 所以, 一去就即刻拿起書來看. 看得囫圇吞棗, 但求看到結局就算了. 所以, 故事的內容忘記得很快. 只記得福爾摩斯, 華生, 還有文字描給出來的倫敦的陰暗濕冷的天氣. 至於故事內容什麼的, 忘得一乾二淨. 看了偵探故事後,  以前的壞習慣如用口水舔手指掀書, 因怕被人暗害, 也戒了. 看來, 也算是好事. 然後, 寫信的時候, 怕別人冒充, 於是也學偵探故事裏那樣, 用針戳一個小洞, 或者其他什麼的, 現在想來, 也很好玩. 畢竟很久以前的事了.

有朋友在臉書貼孩子五年級, 學校要求看紅樓夢.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閱讀是興趣, 不喜歡的話, 到了50歲也仍讀不下去.

看現代版的福爾摩斯, 節奏明快之餘, 多了很多陽光.. 也把童年那一段時間帶了回來.

Carpe Diem

今天,意外地看到這個字,想起一些片斷。

八百輩子前,一個很普通的日子,和他一起去餐廳吃飯。如常地無聊地講些廢話。不知道從那兒看到,就問什麼是 Carpe Diem。他說好像是seize the opportunity。。。 嗯,有意思。那時沒有wifi, 沒有隨身電子辭典。。。但鄰桌的坐著一個外國人,在拿著一本書看。於是,問他:Carpe Diem是什麼意思。

他微笑解釋,seize the day, seize the opportunity. 及時行樂. 也像我們。

關於旅行這一回事

只要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人, 對於出境渡假, 縱使有千百種不同的說法, 如旅行, 渡假, 探險, 避世, 減壓…. 但只有一種講法, 他們是絶對不會說的, 那就是出國.

當然, 原因很簡單.

而除了中國大陸的人民會說出國外, 台灣, 新加坡, 這些說普通話華語國語廣東話粵語廣州話的地方, 都會說出國.

和友們聊起旅行, 引述什麼人說"出國旅行"四個字. 她們尷尬地笑, 不知如何回應.

香港雖然回歸多年, 被大國照顧著. 但內裏那份自尊, 自重, 就是無法和大國的疆界融入一起. 我們小心區劃著自己的邊境, 不是國境.

現實的人放棄了BN(O), 是因為特區護照給予的免簽證比海外國民的多. 但我們在填表格時, 仍會在寫上PRC 後, 畫蛇添足地, 加個括號, 寫上HKSAR.

關愛基金荒唐事 — 李怡專欄

關愛基金荒唐事

 李怡

2011年04月27日 

交稅是非自願的,直接稅許多人都千方百計看怎麼樣能少交,間接稅就在不知不覺中非交不可。慈善捐輸一般來說是自願的,是出於愛心關懷。當然,在扭曲的社會中,慈善往往也有被迫的成分,比如大陸的地震捐款,爆出多宗詐捐門,顯然捐款者就是被迫捐的。香港過去的慈善捐款也是自願的。但回歸以後就多了許多表態捐款。不過,從廣大納稅人的角度來說,慈善捐輸不是我們必須盡的義務,則自不待言。
政府拿納稅人交出的公帑,為貧困弱勢族群設立社會保障,那是為了社會穩定,是政府的政策實施,不是出自愛心和道德。特區政府拿公帑去成立關愛基金,做納稅人非出於自願的慈善事業,已經很奇怪。因為在西方文明國家,慈善事業都是民間做的,政府不直接辦慈善事業的原因,是避免讓慈善捐款與政治利益掛鈎。這一百億的關愛基金,有五十億來自商界捐款,這就帶有被迫的成分,形同交稅,也與政治利益糾葛不清。
設關愛基金已屬特區荒唐事。由關愛基金代政府派錢給新移民就更荒唐。請問新移民包括在香港投資移民或優才移民人士,是否都屬於慈善事業應予救濟的範圍?最近公布的關愛基金的資助項目,為首一項竟是資助清貧學生去遊學,真是不知關愛基金委員會諸公是不是腦髓有了貴恙,怎麼會認為這是慈善事業的範圍。不去遊學會讀不成書嗎?三千元去什麼地方可以開闊多少世界?更重要的,對年輕人來說,是應該懂得自己面對人生,還是應該依賴政府或什麼機構幫助?我們應該培養下一代怎樣的價值觀?

%%%%%         %%%%%          %%%%%          %%%%%          %%%%%
支持李怡先生的觀點.
不是不關愛弱勢社群, 但反對過份關愛.
那三仟元的遊學金, 更是荒唐. 如若真的想讓有心向學的貧窮家庭提供這樣的機會, 那就設立獎學金吧. 每個人都有三仟元遊學? 那努力讀書幹什麼? 努不努力都有得遊學. 努不努力都有綜援雙糧, 努不努力都有得免租金.. 有這樣那樣福利, 那我為什麼要-努-力?跟自己過不去?
有人為了這些福利,放棄薪酬稍高的工作,或者幹脆不工作,更可惜的是,很多後生視能拿取這些福利為人生目標.香港,還有什麼前途?
很多年前,香港人笑中國大陸的做又三十六,不做又三十六的薪金.而今,香港人為了迎合阿爺,也採用了這麼個方法.

那還沒到手的橫財

如果這期獨中六合彩頭獎, 會有一億彩金!!!

一億, 是什麼概念, 其實我並不清楚. 只知道這是很多很多錢. 夠我用一輩子, 或者兩三輩, 這樣子.

 人人都道聽途說了很多中了橫財的故事. 個個都說那是親戚, 或朋友的朋友的故事. 繪影繪聲, 眼神語氣揚手跺腳, 都帶著羨慕. 是後, 總結, 中了橫財後, 一定要捐一筆錢出去做善事, 因為這是意外之財, 要與人分享, 才會減輕罪孽, 才會減少這意外對人生的衝擊. 因為那些故事中上天給了那些朋友, 親戚一筆橫財, 但他們的生命中或忽然健康有事, 或家庭, 或這樣那樣… 於是, 說故事的人的口吻, 又變得平穩了, 像南柯夢醒.

但是, 前天的新聞說, 有個內地八十後, 用3.45億買了一個西九的單位. 原來, 一億, 連一個西九單位都買不到. 我開始對錢銀的概念又模糊了些. 究竟, 一億有多少? 如果我中到一億, 是開心, 還是悵惘?

世界之最

經常, 看見別人寫: 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 最好看的電影! 最有品味的配搭!!! … …

我當然知道, 有的是誇張, 有的是認同的好… 但不知為什麼, 我就是寫不出這種"最"出來.

我想呀想, 為什麼寫不出來? 是因為囿於見識, 不敢冒然說世界之最最, 來冒犯未見過的更好的?  還是因為我只有短期記憶, 不記得以前所遇過的類似的, 也沒有遠瞻日後可遇見的?

我知道, 我只會說: 這個很好吃! 這本書很好看! 這個學校很好…

我只擅寫自身的最. 說我最不好的地方就是脾氣太壞了. 我最喜愛的時間是午夜……

其實, 歸根究底, 我不是一個有氣魄的人吧.

服務態度

很多年前, 劉華拍了那麼一個廣告, 宣揚良好的服務態度. 那廣告深入民心, 我當然還記得內容. 很奇怪, 那只是基本的服務態度, 為什麼要特別加強宣傳呢? 如果我是老板, 我會用那些員工嗎? 或者沒有其他的員工可選?

無可否認, 到了今天, 服務態度又回落到劉華拍廣告片的階段. 幾個月前, 在淘大稻香飲茶, 竟然有員工對著茶客的臉發她同事的脾氣, 摔盤子摜碗. 我當時是茶客, 覺得在那裏吃很不自在. 若作出投訴, 影響他人飯碗, 也很不自在. 所以, 我的選擇是, 避免再在那裏吃飯.

昨晚, 我一如以往, 和龍豬在尖沙咀上音樂課. 趕在六點前, 在附近的吉野家吃茶餐. 呵呵…

由於龍豬發脾氣, 我抱著他, 揹著我幾十磅重的萬能百寶袋, 再揹著他的書包, 一副走難相. 買好餐, 當我想著, 我該放下龍豬, 我去捧餐, 還是繼續抱著龍豬, 再捧個餐盤(媽媽的力量真強大呀!!!) 時, 旁邊有人拿起我的餐盤. 我剛想說: 喂! 那是我的! 抬起頭, 原來是吉野家的侍應. 原來, 收銀櫃檯那兒有服務員看到我的累贅, 揮手叫了同事來幫手. 那一刻, 覺得吉野家簡直是酒店的星級服務!  那侍應, 不是隨便把餐盤放在最近的空位, 而是耐性地替我們選了一個可以讓我們兩母子舒服坐好的位子.

這令我想起我兩個月前, 對渣打馬拉松的投訴, 二月十二日寫去, 原文如下:

致渣打馬拉松:
 
首先恭賀貴單位組織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渣打馬拉松, 人次不停打破紀錄, 認受性強, 成為一年一度的全城盛事.
 
貴單位組織的渣打馬拉松嘉年華, 也給予跑手及其家庭歡樂, 參與. 但可惜, 今天我們在貴 嘉年華受到了極不公平兼沒有人情味的對待.
 
由於本人先生參與半馬賽事, 於是今天去領取號碼牌, 也相約了本人及本人三歲半的兒子去維園與他會合. 由於本人不是太熟悉維園, 也不熟悉貴司的安排. 帶著孩子走了很久的路, 都找不到入口進去.
 
本人走在靠近維園遙控船的出口時, 實在覺得走不動, 於是問貴司職員, 可否通融讓我們母子進去, 因為實在太累, 但貴司職員一臉冷冰說不行, 一定要由入口進去. 我問通融不可以嗎? 他們說不知道我是什麼身份, 所以不可以.
 
因為當時實在太累, 所以也就沒有細想為什麼嘉年華需要知道什麼身份才可進去? 你們分入口出口是方便人流管理吧? 當時出口處, 除了職員, 一個人也沒有, 也不可以通融, 讓幼小進去嗎?
 
令本人更覺被氣憤的是, 當本人兩母子又兜了一個大圈, 終於由入口進去後, 見到出口的地方, 也就是之前拒絶我們母子進去的出口, 竟然有放了人進去!!! 這令本人覺得非常被歧視!
 
如果費司真的需要知道核實身份的話, 為什麼沒有在入口核實身份呢? 為什麼在出口又可以放人進去呢? 是不是歧視帶孩子的女人? 如果核實身份, 你們大可以在所有的宣傳品上寫明不歡迎非跑手入場!!!! 也無需舉辦什麼嘉年華吧?
 
懇請貴司給予滿意答覆!
**************************                      ***********************                              **************************
在二月十四日, 也即是寄信後的星期一, 渣打馬拉松秘書處有職員打電話來了解情況. 非常好態度地再聽我非常怒氣沖沖的投訴一次. 我一再問是否歧視婦孺, 她一再地說不好意思, 不是的. 她問當時幾點鐘. 好, 早上十點多十一點. 她也同意那時人流極少. 她在聽的同時, 也解釋著有些未必是渣打的職員, 可能是義工.  問我可記得那些人穿什麼顏色的風衣. 那是荒天下之大謬, 我氣憤到不行, 我只想記著那些狗臉, 我哪知道你需要風衣的顏色? 我哪知道你們分顏色? 下次我是否應記著他們的髮型? 褲子? 化粧? 她說那是方便知道是否義工. 我說, 你們這麼大的機構, 這麼大的盛事, 應該有roster 的吧? 回去查查吧. 我只記得那一個出口. 而如果對方是義工的話, 是代表可以不專業? 可以不公? 並不是機構不專業? 是不是如果那是義工, 就算我倒楣? 如果不是義工呢? 還是我倒楣?
整件事, 是一個非常好玩的練習你腦筋的習作.
好, 那位禮貌的小姐說會調查, 並留下電話. 兩個月過後, 我沒有收到任何回覆. 而那位馬拉松秘書處小姐的電話, 算是一個回覆, 算是這個事件的了結嗎? 我很少投訴, 我並不知道投訴的程序, 我也並不是要別人人頭落地, 我只要求一個解釋. 
我會永遠杯葛渣打馬拉松, 雖然他們不在乎.